要强调营养、合理饮食、体育锻炼、室外光照和药物预防等诸多综合措施,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(1)科学合理饮食、平衡补充营养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。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骨基质生成的必需原料。所以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的食谱中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,特别是维生素D和维生素C及定量的钙摄入,同时要保持钙、磷的比例适宜,并依赖于光照及维生素D的补充。营养补充应科学、合理搭配。多食富含钙、维生素C、蛋白质的食物,如乳制品、绿叶蔬菜、豆类、鱼类、蛋类等。总之日常生活中主食要粗细搭配;副食品中可选择含钙丰富的食物,荤素搭配。饮食要注意节制,避免饮食过饱而使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加,而使骨骼过分脱钙,造成骨质疏松。
(2)锻炼身体、适度活动是防治骨质疏松,延缓骨质疏松进程的有效措施。锻炼身体能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肌肉收缩,促进骨质增加,有利于新骨形成。因此,老年人要适度进行室外活动,这样不仅能预防骨质疏松,还能延缓骨质疏松发展的进程。多晒太阳,利于强壮筋骨。日光照射能生成活性维生素D,调节钙、磷代谢,促进肠钙吸收利用和钙盐沉积,有利于骨的生成。因此,要求老年人积极坚持室外活动,多晒太阳,促进皮肤合成活性维生素D,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发生发展进程。
(3)药物预防骨质疏松症是非常重要的措施。其目的在于制止骨量过多吸收与丢失,增加骨量,缓解症状,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并发症。药物治疗可分为两种,即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。平素可补充适量钙剂和维生素D。
(二)骨折的预防
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并发症,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。因此,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,使因骨质疏松症而引发的骨折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。为了防患于未然,应注意以下几点:
(1)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老年人应尽量减少接触危险因素,坚持科学生活方式。就是要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,如多散步、做保健操、打太极拳、多接受日照、不吸烟、不喝酒、少喝咖啡、不喝浓茶,尽可能保持体内钙质,减少骨矿含量的丢失。
(2)注意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,多食含钙的食物,以丰富体内钙库,尽量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的维持量。少吃糖、食盐及含碳酸的饮料和动物脂肪,以免影响钙的吸收、利用及加速钙的排泄。
(3)对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场所、卧室要有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,以防跌倒、绊倒、滑倒而造成骨折。特别要预防第一次骨折。
(4)老年人要慎用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(如哌唑嗪等),慎用血管扩张药、中枢性降压药和安定药等,以防突然摔倒而引起骨折。
(5)老年人,尤其是妇女绝经后骨量丢失加速进行。因此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。对加快骨量减少的患者,应及早进行抑制骨吸收(雌激素、降钙素、钙制剂)的联合药物治疗。同时还应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、补充维生素D,尽最大限度减少骨量丢失,促进老年人骨密度的提高,预防老年人的骨折发生。
(6)老年人跌倒后发生骨折时,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搬运,及时送往医院拍片检查,明确诊断,及时治疗。同时要注意伴存疾病和并发症的防治,采取心理疏导和综合护理等措施,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。